市场资讯
GLOBAL NEWS

3月18日——曼陀每日科技新闻

2025/03/18 15:36:30

1、太空采矿机器人来了

近日,我国首台太空采矿机器人在中国矿业大学诞生。为了适应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该机器人六足模式,有三个轮足和三个爪足。为了解决失重带来的漂移,科研团队模拟昆虫的爪刺结构,为太空采矿机器人设计了特殊的爪刺足。这种结构属于阵列式的爪刺,微重力环境下,它的附着能力更强,抓地能力更强。在微重力环境下不仅能够让机器人固定住进行采样,还能根据地形进行移动。

2、“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速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南部地区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近百台工程机械正在加紧施工。建成投产后,晚高峰可向川渝地区提供500万千瓦可靠电力支撑。目前,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50个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同时,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3、国内首款吨级无人运输机TP1000首飞成功

壹通无人机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在青岛莱西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无人航空装备领域实现又一重大突破。

TP1000是国内首款按照适航标准研制的载重1吨级、具备空投功能的大型无人运输机,起飞重量3.3吨,载重1000公斤,满载航程1000公里,货舱容积7立方米。

4、我国在三维世界造出二维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大面积二维金属材料的制备,开创了二维金属研究新领域。这种材料未来可以为超微型低功耗晶体管、透明显示等领域带来技术革新。该科研成果于3月1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5、AI机器人齐上阵,浙江“数字园丁”赋能春耕备耕

AI点苗机10秒钟数完3000余尾虾苗,机械臂40秒移栽30株种苗,无人驾驶翻耕机24小时作业……春耕时节,在浙江,机器人正从城市走向乡村,在田畴沃野间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通过研发数据采集等辅助工具,农场能够24小时不间断收集植物生长数据,并对植保、园艺、水肥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管。与传统模式相比,这一智慧系统使农场用水量减少80%,用药量减少90%,生产效率提升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