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大突破: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果刊登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此外,该项工作确认43.5-43.3亿年的全月热事件与SPA大型撞击无关,为重塑月球早期一级演化序列提供了参考基点和科学依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建成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设施,将显著提升我国空间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子午工程二期具备从太阳表面爆发、行星际传播,到地球空间响应的全链条追踪的地基监测能力,相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广东省应急厅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搭载中国广电 5G 700MHz 应急通信基站在广东省江门市上川岛成功起飞并完成测试。这是全国首次在无人机应急通信上应用 700MHz 频段和 5G 制式,测试结果显示,在广电 5G 700MHz 网络下,语音和短信业务全程表现良好,综合性能是常规应急通信方案的 2-3 倍。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在北京大科学装置聚集地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这一历经12年筹备、建设与试运行的中国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全面启动,并向全球开放。该设施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多模态的成像技术支撑,助力全景式解析生命奥秘。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发布了蛋白质设计大模型Venus,其核心能力是实现蛋白质功能的“定向进化”。团队将AI和蛋白质设计与改造相结合,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蛋白质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训练的模型,可以精准、高效地预测、设计蛋白质的功能,把蛋白质生产由“缓慢的试错”变为“高效率的精准设计”。目前,该模型设计的多款产品已进入产业应用。